让后来的人对历史不得不又敬又畏,不得不充满了憧憬和向往。这大概就是清明为什么如此独特——不仅是对死的奠典而且是对未来的祈福,不仅是凝重而且更是热烈的原因了。
看透生死并不难,知道怎样去生死才最难最难。
每一年清明,似乎都在揭示这一点。
春雨润物细无声,清明,我们到哪去寻找雨纷纷?
于是,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又重上心头:
清明,我无限惆怅,
漫游在山岗,
寻找我先祖的忠骸
孤独的游魂,
世界在我眼中
如此旷荒。
突然,随风传来一阵歌声嘹亮,
歌声处,来了一群悦红快绿的女郎。
一个说:我若是去了,你们年年来我坟上纵情歌唱,
生死存亡本是人间苍桑,谁也不用久久悲伤。
看,大自然也同意我的意见。
一阵清风起,清明灯像山花在飘荡。
听罢歌声是笑声,笑声之后精神爽。
哈!
轻枝蔓叶拉我长衫,
春风轻柔我面庞,
我轻轻快快走下山,
落寞抑郁撒落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