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与刘少奇拴在一起,这下子宋裴卿就愈加反动透顶了。第二条罪状,据说宋裴卿于1950年携款跑到香港,那就是地道的叛国罪了。
这时,在我脑袋里,才把宋裴卿这个名字与“抵羊毛线”紧紧缠绕在一起。
宋裴卿,山东益都人,生于1898年,18岁入山东齐鲁大学,后转燕京,1921年从美国考察归国,决心发展民族工业,走实业救国之路。他办的企业命名为“东亚”,显然是有崛起于东亚,雄居东亚之意。关于“抵羊”牌号的确定,在《宋裴卿与“抵羊”》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他的第一批毛线产品曾以“东亚”为牌,宋裴卿觉得不尽人意,牌号应响亮地道出中国人的志气与雄心。他于生产不到几个月,召集骨干会议,认真探讨,在宋裴卿扬中国人威,长中国人志,与外货抗争的主导思想下,赵子贞根据当时外货的情况,提出了“抵洋”。宋裴卿拍案叫好,他梦寐以求的就是实业救国,图的就是与英日纺织巨头一较长短。英商牌号“学士”、“蜜蜂”,日商“麻雀”,宋裴卿眼睛一亮,变洋为羊,特别是雄健勇猛的抵羊,还不足可以驱逐这两只小动物吗?
这事情发生在1931年“9·18”事件后的第二年,全国人民抗日情绪高涨,各界群众抵制日货呼声强烈,宋裴卿这一选择,毫无疑问带有极强的爱国主义色彩,也赢得各界支持,甚至时任实业部长的孔祥熙都决定对于“抵羊”给予免税,足见其影响之大矣!
一个产品的好坏,绝不是只靠一个商标口号就可以解决的,宋裴卿靠赤诚的爱国之心和人才、管理、技术,把“抵羊”产品做得很好,仅用了3年时间,东亚的“抵羊”毛线销售量就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87%,并向东南亚的十几个国家出口。就这样,抵羊毛线编织了一个硕大的永远闪亮的中国结!
至于1949、1950年围绕宋裴卿发生的两件事,第一件,刘少奇全部所谓的罪状,包括“剥削有功”论,早已有客观、公正的定论。由于过早消灭了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人为地扼杀了市场经济,致使中国倒退几十年,已成沉重的历史教训。第二件,关于宋裴卿“携款出逃”的事,在网上只查到这样一段叙述:1950年,宋裴卿由于对党的政策不理解,怀有疑虑,去香港未归,后去南美阿根廷,1956年因生活拮据,心情郁闷客死异邦。这样一位有思想、有作为、有贡献、有影响的大实业家,落得如此凄凉的结局,不去深究事情的过程和细节,只是想起来,让人感到十分怅然,十分伤感。
宋裴卿和他同代许多实业家一样,怀着实业救国的抱负,去创业、去奋斗,同时在企业经营和管理方面也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理念。
宋裴卿倡导,东亚奉行的《东亚铭》,是其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它规范了“主义”、“作事”、“为人”、“人格”、“尽责”、“功绩”、“过失”等各方面的准则,今天读起来,其文字并不华丽,没有什么惊人之处。用这些来约束和激励职工的行为。这方面现在许多企业是可以做到的,普遍懂得用各种制度和各种奖惩手段约束、激励职工。但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东亚还有另一方面,即同时也为职工创造了劳动之外丰富的物质、精神生活条件,所涉及面可谓应有尽有,构成完整的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体系。东亚公司支持组织了“东亚青年会”,下设德育部、智育部、体育部、群育部、“读书会”、职工夜校等,其大部分经费由公司承担;公司还设有图书馆、阅报室,还有足、篮等各类球队;甚至对医疗、探亲、休假、退休、婚丧等都有充满人性化详尽的制度规定,不仅规定了,而且做到了。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