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是因为白石老人的一生太过丰富,其艺术语言太有魅力,以至于无论我们如何去阐释,如何去讲述,总会留下一些无法抵达的空白,总会有些许遗憾。毕竟,读懂齐白石太难,而仰望齐白石,已属不易。
    清朝末年,列强入侵,战乱频繁。在这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不少的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也有相当一部分读书人早已逃避乱世,隐居林泉。这些人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们有的辞官不做,主动退休;有的一生都隐居在乡下,从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但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身上具有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在诗文书画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造诣和修养,加之彼此之间的共同语言,使他们自然地形成一个个志趣相投的文人艺术群体。就在青年齐白石在四乡八里奔走、靠手艺谋生的时候,他的周围早已活跃着一个、或者几个这样的文人艺术群体。一个极为偶然的机会,使他接近了一个这样的群体,并开启了他人生里程碑式的转折。
    据《白石老人自述》回忆:“光绪十五年(1889),我27岁。有一天,我正在赖家垅雕花,忽听有人来叫我说:‘寿三爷来了,他想见你。’”乡亲们尊称的“寿三爷”,姓胡,名自倬,号沁园,文人们称为沁园先生。作为文化艺术家的齐白石就这样从这段若隐若现的故事里走出来。回首这段往事,不禁让人感叹岁月如烟。农耕时代的最后光景里,乡土里藏匿的隐约文脉,在历史的叙述中如水墨画的远山,淡雅却也气势磅礴。
从胡沁园到王闿运,正是这些偶然中的必然,冥冥之中却成就了一个乡下木匠的一生,成就了一位世界艺术大师。频繁的战乱与对朝廷的不满,使得一些饱读诗书的文人学士情愿做一谪江湖之远的闲云野鹤,却让青年齐白石如逢甘露。
    “齐白石生命中的那些传奇,是彼时彼境中的某种机缘,可遇而不可求。但其艺术魅力,敢于创新的艺术精神,却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学习的。”忆起前不久,在陪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叶君远教授参观齐白石纪念馆的时候,远道而来的叶教授对陈列厅中的一张齐白石早期雕花木床赞不绝口,而今,民间的雕花艺术是已经衰落,徒留我们面对艺术时候的欣喜与怅惘。年近花甲的齐白石十年艰苦探索,终于创造出将中国画推进一大步的“红花墨叶”画法,同时也让自己的艺术从中国走向了世界。“扫除凡格总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老把精神苦抛却,功夫深浅心自明。”八九年过后,回望过去,一首衰年变法自况诗,道出个中艰难,真可谓冷暖自知。
    2010年1月1日,白石老人诞辰146周年,湘潭文艺界的艺术家、评论家悄然来到白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