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门。皇帝亲赐六祖慧能大师谥号为大鉴禅师,马祖道一禅师对中国佛教有着极大的贡献,他确立了丛林制度,规范了道场,佛教称之为“马祖建丛林,百丈定清规”。
    而南北朝至唐初是一个民族大动荡、大融合时期。政权的相对均衡滋生了相对宽容的文化氛围。丝绸之路上人流络绎不绝,椅子从西域传入了中国,手推车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煤的使用便出现在公元4世纪的华北地区。纸张、瓷器、火药的制作工艺和民间的文学、雕刻、雕版艺术都有了发展。景教(基督教的一流派)也是在这一时期公元6世纪传入中国。某种意义上说,唐初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头号强盛帝国,不完全依靠武力,而确实是依靠了这种能远眺世界的兼容性。汉初时的无为而治和唐初的宽容,造就了较长久的两个朝代。唐初对于亚洲国家的影响之大,至今还能看到这种唐风遗俗。
    南北朝至唐初是一个民族大动荡、大融合时期。政权的相对均衡滋生了相对宽容的文化氛围。丝绸之路纸张、瓷器、火药的制作工艺和民间的文学、雕刻、雕版艺术都有了发展。景教(基督教的一流派)也是在这一时期公元6世纪传入中国。汉初时的无为而治和唐初的宽容,造就了较长久的两个朝代。唐初对于亚洲国家的影响之大,至今还能看到这种唐风遗俗。在佛教的全盛时期,僧人们可以娶妻生子。权贵和财主们纷纷修建庙宇,加上善男信女的捐赠,寺庙名下的财产越来越多,可以像地主那样兼并农民的土地。唐武宗本身是一个狂热的道教徒。有名的“会昌之难”,共有4600座佛寺及4万座佛堂被毁,约26万僧尼及15万奴隶被勒令还俗。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在它落地生根、被贵族利用失去原义、具有中国特色并威胁皇权利益之时,遭受到了来自皇权的致命一击。
   唐杜杜枚的古诗作品《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即是当时佛教发展的缩影。
    我们学习佛教,究竟要学习什么。袁洪量院长指出:1,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这就是“三法印”,指出了世界一切现象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断变化的;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自我”,因而也没有自有永有的神明,人也不应该执著于灵魂的说法,因为这一切都如同梦幻泡影,是因缘和合而成;只有究竟的涅磐圆寂才是真正的寂静和平安。2,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一切诸佛教导众生,尤其是人,正确对待因果的态度。尽管一切如镜花水月,但业报昭彰,丝毫不爽。所谓“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3,既然我们得到了宝贵的暇满人身,就应该万分珍惜这个生命,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