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晴之后再回不迟,他们还惦记着师父,并没停留,即刻返回。师徒的情义,原来就是来自生活点点滴滴的累积。

多天后,太阳在大地的感召下,终于揭开了面沙,它羞怯地从东边山岗的丛林边上探出了头,继而又迅速躲进云彩里去,像是淘气的孩子在外面闯了祸,怕大人责骂似的,躲起来迟迟不出。
  最终,秋日在阳光无华的天气里浮沉了两天之后,终于霍然晴朗。秋叶在变卖完了苦撑了半截的绿叶后,还是黯然离开了枝头。这段日子,丰沛的秋雨,并没能换回它无奈的选择。落叶总觉凄凉,“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恕落于秋水。谁执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歌皆自然。”有时想想,人又何尝不是这样。
  延佛认为,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全球化经济的开通,不仅使物质生活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使精神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五千年不衰,是因“和”而来,“和”是上天特别赐给中华民族的礼物。中华民族因“和”而来。中华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与它始终不渝采取的开放、和合之态度,对各种文明实行兼容并蓄有直接关系。这种“和”的精神最早追溯到西周时期。早在《国语·郑语》中记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意思是说,存在差异的事易通过平衡、统一才会产生新事物,而简单重复,绝对统一,就会使事物的发展限入停滞。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即作为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常汲取别人的意见,纠正自己的缺点,与人相处和睦。儒家讲的是仁。仁者,二人也。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把人的关系归结为阶级关系。儒家奉行的却是中庸之道,中庸者,调和之代词也,一个讲的是斗争,一个讲和。孟子也讲“和”之重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后人进一步将“和”推向前进,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和”作为传统文化中一大特质,在保持各种因素本质的基础上,达到一种更高层面上的彼此相容相通。在我们耳边还经常可以听到“和满”、“和气”、“和平”、“和睦”、“和作”、“和美”、“和谐”……“政通人和”、“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和”的思想已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和角落。
  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使“和”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融的大潮。延佛认为人应该是与人为善的,人需要相互关爱,世界也需要和平发展,和平的敌人不仅仅是战争,还有自然灾害、贫穷等。和平是全人类的太阳,是生命永恒的福音,人世间所有的美好、善良、友爱、人道、互助、博爱等理念全都包容在和平之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