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明代,省一级的地方官叫“布政使”;那时候的省也不叫省,省是元代的叫法,明代公文里有点忌讳这个,把省都叫做“布政使司”。巡抚这官儿,作为一省之长那是后是清代的事,在明代则是中央来的特派员,专在地方工作,算是个督查吧。军民的事情都能管管,但偏重于军事。
  这顾巡抚,本人就是一位大才子,所以他对张居正的录取与否非常执着。他是应天府上元县人,和上元县的陈沂、王韦,并称为“金陵三俊”,其后又加上了宝应的朱应登,并称为“四大家”(《明史•文苑传》)。他对从北京来监考的冯御史(中央监察部的官员)说:“张居正这孩子才具非凡,早些擢拔,也无不可,但是最好还是让他迟几年,待他才具老到了,前途将更无可限量。”
  他当然不能说了就算,只是让监考官自己斟酌。
  这次张居正的考卷,很得湖广按察佥事(省高级法院的庭长)陈束的赏识,力主予以录取。但是冯监察官却考虑到,顾璘的意见不能被忽视,于是决定不予录取。
  一个小孩的录取与否,竟引起了几位大员的争论,不能不说是上天对张居正照顾得紧。
  顾璘顾大人此举,对张居正影响甚大。多年后他也忘不了。顾大人的深谋远虑,张居正当时就能领悟到。因为顾大人也和别人一样,极为欣赏张居正的才华,一见面就惊呼为“国器”、“国士”,真乃国家的栋梁之材也!又呼张为“小友”,喜爱之情溢于言表。顾大人经常对省上几位大员说:“这小子真是将相之才!唐朝的宰相张说老先生,当年认识了七岁的神童李泌,如今我这也差不多了。”
  一天老顾请张居正吃饭,特意把自己的幼子顾峻唤出来,训示说:“这是荆州的张秀才,将来是一定会到中央掌权的,到时候你可以去见他,他会念及你是故人之子,给你点儿特别照顾。”
  张居正当时奶毛还未褪,哪里敢做当宰相之类的大梦。但对顾大人的这种赏识确是感激涕零,久久铭刻于心(思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
  确实,要是张居正在这一年中了举,也不过就是早风光几年,没准儿大家一捧,得意忘形,流连于诗酒宴席或花街柳巷,大不了是个风流才子,怎能有后来的一番显赫!
  又过了三年,张居正已是16岁,翩翩一少年了。再去应乡试,一举得中。恰好顾大人此时在湖北安陆监工修皇陵,张居正就专门跑去拜见老人家。顾璘一见小友“中了、中了”,不由大喜,解下自己的官员服饰——犀角腰带赠送给他,说:“你将来是要束玉带的,我这犀牛角的腰带,怕是辱没了你。”明代的官服中,一品大员为玉带,二品大员为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