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赵文华奉命到东南沿海视察海防。明朝时候除了“北虏”以外,南边还有“南倭”、也就是倭寇,为患一时,闹得朝野头都大了。赵文华就是去视察抗倭前线的。
  不过,严嵩的“义子”,还能有什么好东西?
  他正是杨继盛所痛骂的严贼手下的“拦路犬”,是严嵩安排他当了通政使,也就是皇帝的秘书,专管收发奏章事宜,随时可以通风报信。
  赵文华在巡视的时候,与兵部侍郎、总督两广军事的张经闹矛盾。赵特使嫉贤妒能,上奏,诬陷张经等人“屡误军机”。严嵩先拿到奏章,他估计张经此回是一定要掉脑袋了,就提笔把杨继盛的名字也附在了后面。
  可怜张经,他刚在嘉兴前线打了个大胜仗,斩首1980级。明代抗倭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大捷。赴京报捷的兵卒和前去逮他的锦衣卫,在官道上擦肩而过。
  皇帝果然着了道,批了,杨继盛和张经等人一起杀!
  杨继盛的老伴张氏深明大义,要到午门去告御状,愿代夫一死!她是个妇道人家,当然不允许去午门,折子托人转递了上去,最后自然是被严嵩扣下。
  哼,我只要搞我的人去死!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二十九日,杨继盛在北京西市刑场就义,
  先生慷慨赴死,戴镣长街行,在刑场赋诗一首:“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可怜啊!
  死时,40岁整。
  血落如雨。整个大明寂然无语。
  当时有位大名士、刑部主事王世贞,不顾鹰犬环伺,在刑场为志士放声大哭。
刑毕,他以官服盖在杨继盛的尸身上,又抚尸痛哭,置生死于度外。
  ——既然活不好,死,又有什么可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