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合抱出时空,二进位数尽包容。
两仪对峙相依恋,四象生发共繁荣。
天旋皆随八卦转,地动全靠阴阳变。
植物世界谁操控?天机尽在画图中。
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是个哲学概念,其便理论可以概括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切。
《易经》说:“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这两仪就包含是阴阳的含义在内。远古时代,阴阳只是作为太阳日光向背的意义而出现的,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也引申解释为气候的寒与暖。后来随着人们的认识的、不断提高,就把阴阳作为一种哲学概念,用来广泛用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种互相对立消长,矛盾而又统一着的动态平衡势力。比如日月、昼夜、明暗、动静、内外、寒热、雌雄、男女、刚柔、迟速等等,都可以分成阴阳两个方面,然而这两个方面又是协调统一,相辅相成的。因为有着这个原因,所以《周易》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说法。这个道,指的就是天地自然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也正因为阴阳广泛包涵着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说明阴阳这种现象是无所不在的。如就举一本书为例吧。,书本的封面是阳,背面就是阴;,书本的表面是阳,里面是阴。如果打开书,暴露在光下的内页是阳,翻到背面的封面又变成了阴。这又进一步说明,阴阳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外界条件的转化而转化, 所以《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当然,如果再深入一层,天地万物的阴面可以包含涵着阳,天地万物的阳面同样也可以包含涵着阴。《黄帝内经》曰有言:“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黄昏至合夜,天之阴,阴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又言说:“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也”。
这种阴阳的概念古代原本是朴素的,唯物的。到了战国末期,由于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从此以后,本来质朴无华的“阴阳”,多少地给抹上了一重神秘的色彩。
遵从天地万物分阴阳,植物亦遵循着这个恒定的法则,笔者从植物的特性上分出阴阳,分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
阳性植物 喜太阳直接照射生长的植物,一旦阳光不足或在荫蔽环境就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落叶松、油松、侧柏、水杉、杨、柳、榆、槲树、椿树、槐树、刺槐、乌柏、泡桐、火炬树、乔松、桤木、香樟、榉树等乔木;玫瑰、黄刺玫、连翘、榆叶梅、锦鸡儿、花椒、柽柳、枸杞、月季、红花绣线菊等灌木;石竹、大丽花、矢车菊、串红、唐菖蒲、晚香玉及紫茉莉、半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