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草书赏析
认识范中缘于去年5月海南省文联举办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期间,我受邀前往采访,在现场拿到了范中的《感悟草书——读书谱》。翻阅时,才发现全书是用毛笔书写的,我顿时被作者的书法和才情所吸引。
范中工草书,章草、小草、大草兼善,偶也画画。范中小草以其所著《感悟草书——读书谱》为代表,确有孙过庭《书谱》之神貌。大草是范中的长项,点划不乏怀素之醉、张旭之颠,古意直追唐人,更杂揉现代大家于右任之结体,林散之之用笔,功底深厚,个性强烈,观之令人耳目一新。
我作为《书法报》驻海南站站长,经常有机会和书画家们相聚。范中是海南省书协理事,海口市书协副主席,我俩意趣相投,时常一起喝酒、侃大山。我眼中的范中,对生活有独到的理解和追求,正如他爱书法,爱家人、爱朋友、爱党、爱国,大到宇宙万物,小到一草一木。“人活的就一个情字”,他常说。“清茶一壶细品味,浊酒千杯抱月归。莫道草书知音少,世人皆醒我独醉”。
范中最终选择了大草,并且选择了操作难度最大的长锋羊毫和焦墨做为常用工具,这是多少草书大家都望而却步、难以企及的领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要么死在半途,要么捷足绝顶。而他更明白,只有长锋羊毫和焦墨并用,才能展现层次分明的笔墨情趣,才能写出质感突出的精美线条。
在与古人对话,与笔墨浸淫中,范中深谙大师之路,理论先行。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遍临诸帖以強筋,更是博览群书以壮骨。他用功最多的是孙过庭《书谱》,反复临习、研读,从中领悟、归纳,并用其理论指导实践。他说孙过庭的“五乖五合”固然有理,但其“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就应该反过来说。比如在创作过程中有时会有灵光一现的情况,这时最容易出现神来之笔,这叫“得志不如得时”;但如果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出了问题,时机再好也是枉然,所以最终还是“得时不如得器”。他赞同孙过庭的“草贵流而畅”,但他觉得“更贵枯而涩”,因为“流畅得妍美”,只有“枯涩得苍茫”……他的《感悟草书·——读书谱》既是对前人书学理论的总结,又是对先贤书论体系的完善和补充。
“羲之写鹅我画鸦,自信来日又一家。五十多年不如意,笔下何时能生花”。范中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不跟风、不盲从、完全任其心性、手性、笔性,尽兴而为。有时三五杯下肚,进入亢奋状态时,他时而左笔时而右笔,自然交替、心手两忘。这时他运笔犹如神助,奇笔连连、气韵贯通,总能达到阴阳和谐之美,天人合一之妙。范中的线条以质感取胜,这是他师古出新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可以这样说,范中是继当代草圣林散之之后又一位在草书线条质感上取得重大突破的艺术家。“笔法是核心,线质是灵魂。博及百家长,面貌自然新”,这是范中的学书心得,也是我读他作品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