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别,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也是人生痛苦的一个重要根源所在。可是,"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按照《冲虚经》的气论思想,生乃气之聚,死乃气之散,散则复归于原始状态。人之生生死死,乃一气之往复变化。人死于此,安知不生于彼?生死又有什么差别?人们往往以生为乐,以死为悲,这是不懂得生死一体的道理。

    《冲虚经》强调万物齐一,其根本目的是要转变人的认识,祛除人的常情,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缓和心灵的痛楚。《冲虚经·仲尼篇》借龙叔之口揭示了这一道理:"得而不喜,失而弗忧;视生如死,视富如贫;视人如豕,视吾如人。"龙叔所说的实际上就是万物齐一的道理。人懂得了这一道理,便可以对社会生活的贵贱、荣辱、得失以及生死寿夭采取超然的态度,于动荡变化中不动心、不留情,此即冲虚自然的境界。

体道合真

    在《冲虚经》中,道作为万物的本体,同时又是体道合真的方法或功夫。要实现与道体的合一,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一个求知的问题,而是一种心灵的体验活动,因此,不能采用逻辑的或概念性的方法。《天瑞篇》说:"至道不可以情求。"意指用名言概念的方法不能体道的。《仲尼篇》说:"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不用心。欲若道而用神听形智以求之,弗当矣。"无论是运用耳目的感性方法,还是运用心智的理性方法,皆属于逻辑概念的方法。《冲虚经》认为,用这种方法求道是不恰当的。

    体道合真作为一种内心的自我体验活动,这就决定了它不是外向的,而是内向的,用《仲尼篇》的话说,不能"务外游",而要"内观"。《黄帝篇》把这种"内观"的方法概括为两种。一是"纯气之守":"壹其性,养其气,含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却。物奚自入焉?"人之天性纯真,心灵虚静,有自然之德,原本与大道一体,因此,只要自觉地作"纯气之守"的功夫,即可全其真性,养其天德,保持心灵的宁静状态而不失。二是借用老子或庄子的说法,可以称之为"致虚"或"坐忘"。《黄帝篇》借列子之口,集中地阐述了这一方法。这一提升精神境界的方法,包括四个阶段:"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所谓"是非"、"利害"、是指人生所面临的种种纠葛和矛盾。人不同于自然界万物,而是有意识的存在。他有知识,有欲望,有种种情识活动。正是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