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等,从欣赏的角度入手,充分感知、欣赏,能够对音乐有初步的赏析能力。如作品的旋律、节奏、曲式、力度、音色特点等以及老师自己对作品有哪些感受,怎样表现等。例如小班音乐欣赏活动《小草的春天》。在这首音乐里,老师们遇到了一个难题。尽管教材上提示老师这是一首ABA’B’曲式的音乐,可是老师听了多次音乐,还是分辨不出AB A’B’段。这时候,需要的的是请教专家。我们请来了园里的教研组长,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反复的听,不断的做记录。并请她向老师们简介这首曲子里出现的乐理知识:渐强和突强。慢慢的老师们抓住了音乐中出现的渐强和突强,熟悉了音乐的曲式,知道音乐旋律的变化。老师们还配上了语词帮助自己记住音乐。在熟悉了音乐后,老师们就开始根据音乐创造动作:小草在泥土里用什么动作去表现:小草慢慢长大需要用什么动作、肢体表现。小草长大后,变成坚强的小草,老师们又用不同的动作区别开。做到老师心中有数,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就要一桶水。只有老师拥有了良好的音乐综合能力,才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理解,才能够通过舒适的歌唱、协调的动作和富有个性的表述、表现展示音乐的魅力,从而感染音乐中的幼儿,使他们得到老师的引导和提示从而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和水平。 2、增强故事性,激发幼儿倾听的欲望 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首要前提。如果老师没有激发起幼儿的兴趣,没有帮助幼儿真正理解音乐的内容, 幼儿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出现老师一人唱“独角戏”的现象。所以我一般先以乐曲的故事情节来感染幼儿,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引起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注意,例如在进行《小白兔和大野狼》的音乐欣赏活动中,我编了个小白兔跟着大野狼悄悄走进森林里的故事。当幼儿在欣赏前听了这个故事之后,立刻被故事的紧张、冒险的情节吸引住了。幼儿们这时关心的就是小白兔跟随大野狼的背后有没有被发现。老狼是怎样对付小白兔的。在老师讲述故事的引导下,幼儿们很自然地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寻找音乐中的变化:重音、轻音。很快幼儿们就找到了;这样一个过程幼儿都很喜欢,情绪也比较高涨。并且在老师的启发下,准确地分辨出了两种不同特征的动物形象,老师这种方法使幼儿不仅对音乐有了解,还渐渐的对音乐感兴趣,喜欢上音乐。 3、通过游戏方法来进行欣赏活动。 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在游戏中,幼儿很自然的表现 自己,流露出最真实的自己,而且也不会感觉到学习的枯燥无味。因此,在欣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