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迅速攻人赵军留下的空营,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树立起两千面汉军的红旗。赵军不能抓住韩信等人,就想退回自己的营中,可近前一看,营垒上插得都是汉军的红旗,十分惊恐[姜太公说:两阵之间,出现了“俾阵”,放纵士卒四处乱行,出现了“变”的阵势],认为汉军已经把赵王及其身边的将领都活捉了。于是赵军大乱,纷纷逃窜。赵军的将官虽然斩了几个,也不能约束[孙子说:“以自己的平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以自己的镇静来对待敌人的哗恐,这是掌握军心的方法。”军心已经混乱,即使有良将,也不会有办法]。汉军两路夹攻,大败赵军,在泜水河边斩杀成安君,活捉赵王赵歇。

  各部将领呈示俘虏,都前来祝贺胜利,于是问韩信:“按兵法上说,陈兵列阵要右背山陵,前离水泽。现在将军反而命令我们背水列阵,还说等战胜赵军后开饭,我们心里当时都不信服。然而却胜利了,这是使用的什么战术啊?”韩信说:“这种战术兵法上也讲过,只是各位不注意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处在‘死地’中作战,是指双方力均势敌,将士卒置于‘死地’的一方就可以取胜。如果把特别弱的当成特别强的,把弱兵投向“死地’,那是自找失败。所以孙子说:“士兵恐惧是难以救助的。”《经》上也说:“把大众放在地形险要的地方,然后才能决定胜败’。因此知道,使用‘死地’的战术,必须要使用大众。”]

  况且我不是能平素做安抚工作的士大夫,能‘驱市人而战’,使人人各自为战。现在如果把士卒投放在可以逃生的地方,遇到死亡的威胁,就会都逃走。

  我还能指挥使用他们吗?”各位将领说:“实在高明。我们是难以赶上的。”

  [孙子说:部队陷入“不战则亡”的境地,就不恐惧了。因为迫不得已,只能苦斗。所以,这样的军队不用整治就加强戒备,不用要求就能完成任务,不用约束就能亲近相助,不用申令就能信守纪律。把他们投放不战就不能返回的绝境作战,需要将领有超凡的勇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魏太祖曹操征伐张绣,不多时便领兵撤退。张绣去追击,贾诩说:“不能去追击。”张绣不听,果然失败回来。贾诩说:“赶快再去追击,这次肯定能取胜。”张绣于是集合起散乱的士卒,再次去追击曹操,果然取胜了。

  胜利归来后张绣问贾诩:“第一次我用精兵追击曹操的退军,而您却说一定要失败。我撤退回来,第二次又以失败的士卒追击胜兵,您却说一定能取胜。

  两次的结果都象您说的那样,为什么两次都不合常理,却都应验了呢?”贾诩说:“这个容易解释。军事形势纷坛,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将军虽然善于用兵打仗,但不是曹操的对手。魏军刚刚撤退,曹操一定守在部队后面。你的追兵虽然精锐,但为将的既然不是对方的对手,对方的士卒何况也非常精锐,因此知道你一定会失败。曹操进攻你的时候并无失策,但还没有全力进攻就撤退了,一定是因为曹操后方出现了问题。曹操既己打败了你,一定会轻军快进,留下大将守在后面。留在后面的将领虽然勇敢,但不是你的对手。

  所以即使用失败之兵追击也能取胜。”张绣因此佩服贾诩的才能。

  这就是利与害的相互转化。所以让士卒陷于“不战则亡”的“死地”,然后可以得生;在不利的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祸患就可以解除。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