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尽、略显疲劳时结束活动较合适。
    所以说,只有根据身体机能的生理规律、注意运动卫生,科学地进行锻炼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和运动水平。
(二)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幼儿的户外活动安全
    户外体育活动中,各岗人员要分工合理,密切配合。因为不论哪个岗位的教师,他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致的,工作应该是统一的、密切协调的。不能因为分工有所侧重而将两者的工作截然分开,而要做到分工不分家,共同实现保教任务,保证保教质量。在户外体育活动当中更应如此。面对人数那么多的幼儿,面对复杂的活动情况,如果主配班间沟通不畅,配合不良,那么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活动质量得不到保证,就连安全问题也得不到保障。所以,在户外体育活动中,配班教师要协助主班教师巡视幼儿的活动情况,对动作发展迟缓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对病弱儿进行照料,发现问题及时干预,排除不安全因素,保障幼儿安全。
三、户外活动后的保健工作
    户外活动后的保健工作往往是教师所忽略的。而这正是幼儿身体状况容易突变的关键时刻。增强教师活动后的保育意识对幼儿平稳地恢复到运动前的状况起着决定作用。
1、注意幼儿情绪的稳定
    教师在活动后要注意稳定幼儿的情绪,使其由兴奋型转化为平和型,并注意运动后动静交替的相互衔接,不能让幼儿在活动后马上坐下休息,可以在操场上漫步一会儿再回教室,等幼儿情绪平稳后再入座,这样可减少活动后心脏的负担。
2、注意活动后的饮水量
    活动后教师一般都会督促幼儿喝水,以补充活动中失去的水份,但是对幼儿实际喝了多少水却不加注意。实际上,幼儿在活动后一次喝下大量的水,不但会增加心脏的负荷,严重的还会引起肠胃痉挛,对活动后的身体有伤害。因此,教师要注意活动后的饮水问题,控制好幼儿饮水量。
3、注意活动后的着装
    教师在活动后要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干毛巾将额头、身上的汗吸干,对于出汗较多的幼儿,教师要给其换上一套干净的衣服,以免着凉。
    总之,户外活动游戏中的自主性带给幼儿的自我挑战,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危险,这些危险可以发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各个局部或各个环节上,其中有些是属于可判断可预防的,有些则是难以预料防不胜防的。可以说,世界上并不存在万无一失的儿童游戏场所,也没有一套标准化的措施可以预防所有的伤害,“如果有这样的一个游戏空间,则可能是儿童并没有使用它”。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密切观察、了解、关心幼儿在活动当中的状况,调控可以调控的因素,做好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工作,进而提高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自主与安全同步,更好地促进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卓娅. 学前儿童体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2] 张燕、邢利娅 .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3] 张青雪 .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保育意识,山东教育,2002,(12)
[4] 毛怡 . 重视并加强幼儿园体育课热身活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学前教育研究,2008,(10)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