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三四品为金带,五品以下为乌带。老顾这个赞许的份量,可是相当的重啊!
  老顾还语重心长地说:“古人都说大器晚成,我看那不过是中等之才的别称,不足为凭。出名就要趁早啊!上次我一句话,耽误了你三年,看来我是错了。但是我希望你立意高远,要做伊尹、颜渊一流人物,不要做一个轻飘飘的什么少年才子。”
  天才,注定了就有天才的命运。中央二品大员的期许,在这个少年心中引起的反响,不知该是怎样的波澜!
  也许我们会问,张居正中了举,顾大人为何欣喜若狂?原来,对古代的读书人来说,中举是他们一生中的关键门槛。
  只有中了举人,才有接下来考进士的可能,考中了进士,才有候选做官的资格。即使考不上进士,举人也有资格以“科班出身”去当官,无非是身份略低一点罢了。无怪《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之后,大喜过望,痰迷了心窍,竟然疯了。多亏他的岳丈胡屠户一巴掌才把他打醒。
  虽然读书人在考上秀才后,也有一些诸如免役、交不起税可豁免的小小特权,但若是就此止步,前途也不过就是当个塾师(民办教师),或做个幕僚(刀笔师爷),一般民众还是瞧不大起的。  
因此就有穷秀才拼死拼活也要考举人的事。清光绪十五年(1889)春,京城邸报(政府公报)上说,福州的考场中有几位考生年纪超过了80岁,更有两位超过90岁,其中有人中秀才之后已经60年了还在考!安徽省90岁以上的考生有18位,80岁以上考生有35位!真个是不屈不挠,死而后已。
  对于读书人来说,到了此时已别无退路。《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劝告匡超人的话,一语中的:“总以文章举业为主,人生世上除了这件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不要说算命、拆字是下等,就是教馆、作幕,都不是个了局。只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
  中举之后,就成了当红的潜力股,说不定哪天就捞到了官做。因此乡绅们多有提前投资的,向新举人赠银两、送田地、馈房产。一夜之间,乌鸦变了凤凰。
  有那承受力不强的,怕是要崩溃。比如,范进的老妈苦了若干年,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暴发了,喜极之下,竟一命呜呼!
  老顾如此看好张居正,他是有眼光的。其实顾璘本人小时候就是个神童(少负才名),从知县、知府、布政使、巡抚一路干上来,在南京刑部尚书(闲职)位置上退休。官做得比“四大家”的另外三个都顺。
  惺惺怜惺惺,大人识英雄!
  与那些白胡子老秀才比起来,张居正岂是池中之物,早晚要腾飞的。他一手八股文做的好,书法、策论、应用文也过了关,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