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一睹天道与人事之间的绝妙天机。

先秦宇宙生成论
    "化"是《列子》一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具有多重义项,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宇宙生成系统中的"生化",认识论和境界层面上的"物化",以及政治和社会理论层面上的"教化"。宇宙生成系统中的"化"具有本源与万物两个相互联系的主体角度;认识论层面上的"化"是境界层面上"化"的基础;而政治理论层面上的"化"则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纬·乾凿度》认为:"易起无,从无入有,有理若形,形及于变而象,象而后数。""易始于一,分于二,通于三,口于四,盛于五,终于上。"《庄子》说"北冥有鱼",《春秋纬》:"天体始于北极之野。"

    纬书中的宇宙论继承了先秦道家的宇宙论思想,故体现出一种儒道融合的特征。《易纬·乾凿度》中认为"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的,这显然是吸收了老子的思想。《老子》十四章中形容"道"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一,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二者,不可致洁,故混而为一。"只是《易纬》中用来形容"易"了。

    《易纬》说"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时,又是采用了《列子》学说的系统。

     在王充《论衡·谈天》、班固《白虎通·天地》篇所引"说《易》者曰"和"儒书"中所引"说《易》者曰"的内容,乃汉代十分流行的元气宇宙论思想;而"儒书"大抵属于纬书一类文献。顺便指出,"溟涬'"蒙澒"二词其实出自《庄子·在宥》篇。不过《在宥》作"涬溟'"鸿蒙"罢了。而纬书作者之所以颠倒二词之字序,乃为了掩人耳目而己。进一步,"儒书"所述内容实际上是建立在"道家曰"的基础上的。换一句话说,在理论上,前者是对后者的深入。

审美性批判思维
     《列子》对于社会的不公平,对于人心的险恶,存在的事情,实实在在地嘲弄了一番。首先,《杨朱》明确地否定君臣纲常、礼义教条。明确指出,应该让君臣之道止息,认为礼义是伪名,不过是追逐个人荣利的遮羞布。以讽喻的手法先提出"厚味、美服、好色、音声"是获得公民保障的前提,并称之为"达乎生生之趣",然后反戈一击,抨击侯王为寿、为名、为位、为货的行为,倡导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认为正确的生活态度应该是"不违自然所好",只有抱着这种生活态度和这样处理人际关系,才能保持人的天性,进而达到做人的理想境界。并指出名声是虚伪的,并以古讽今,对子产准备私授其弟以禄位丑恶现实是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