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可以点石成金,一个不好的企业人,却可以让金山、银山变为破铜烂铁。
    我说的这个是有的放矢、有感而发的。
    我认识一个公司的女老总,她那个公司原是海南重点扶持赫赫有名的大公司,政府前后给了她几个亿的资金。可是在几年前,她那个公司就灰飞烟灭了,那一大堆人民币化成了谁也说不清、碰不得的泡沫。而她,一个非常体面的人也就成了一个极为尴尬的背影。
    我经常在琢磨这件事,想这个人。
    我在想这件事像个“大滑铁卢”,有没有她个人的因素?如果我是她,我能不能做得好一点呢?
    我的回答是:我肯定会比她干得好,因为我的敬业、专注、和智慧。但我不敢保证我的结局比她光明,因为在一个中国市场经济试验阶段,在一个任何规则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笼罩下,也许“无为”胜过“有为”,也许“一动”不如“一静”呢!
    我是一直渴望把企业做大的,我不缺少胆识、果敢,我也不缺少商业独到的眼光和判断,但我缺少细节,技巧的把握,缺少转承接合的灵巧和变通,而这些往往是致命的。
    比如我们的第一桶金来自下海的头三个月。那时定安南丽湖征地弄得热火朝天,一块地甚至批文还没见到就被转手几次了。当时的县委书记——我的一位贵州的朋友告诉我千万不要去凑这个热闹,因为经验告诉她,愈是聚焦的地方愈是麻烦。她带我去另一个地方,南丽湖上方一个叫金钱湖的地方,那是一个比南丽湖小得多,但依然是湖光山色的大水库边。更妙的是那是个果园,200多亩的果园正是柑子、槟榔、九里香开花的时候,那种泌人心脾的幽香令人心醉,那宽阔的、碧绿的水面令人着迷。我们当即决定买下这块地,就是这个项目,让我们挣到了不算多,但足以起步的第一桶金。
    可以说当时情感的倾向,文学的倾向比商业判断多,在项目的选择上,我凭借更多是直觉,感觉好的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大,反之则是失败,后来有许多情况也是如此。
    再说“横渡琼州海峡大奖赛”,如果站在社会、海南、政府的角度,这个项目无疑是成功的,但对一个公司,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小公司,这样的结局无疑是失败的。
    失败的关键在于对人的识别和对细节的把握,而我们恰好在这两点上犯了致命的错误。
    从事商业活动十几年来,三年的“横渡”几乎可以集中、典型地概括我的运作特征:敢为天下先,富有创意,不畏牺牲(为“横渡”,三年我公司付出自有资金近100多万),但不善防守,不工于心计。
    2002年下半年,我们公司又回到了本行——房地产。

    问:
    很多人说文人是不能经商的,也不乏失败的例证,您是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